首页

优美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22:42:06 作者: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冀携手浙江 拓展企业出海新路径 浏览量:24675

  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故里。朱熹14岁来到五夫,63岁移居建阳,在这里琴书五十载,为五夫镇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。至今,五夫镇境内还完整保留着30多处理学文化遗迹,成为研究朱子理学的珍贵历史实物。兴贤古街是五夫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地方,有朱熹讲学立说的兴贤书院,有济灾救荒的朱子社仓,以及刘氏宗祠、连氏节孝坊等10余处古建筑。2010年,五夫镇列入国家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。

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,屋前是半亩方塘(右前) ,屋后是青翠竹林。传说,朱熹的那首《观书有感》就是朱熹在塘边苦读时信手写就的:“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紫阳楼内部构筑风格庄重典雅,一楹两进,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,朱熹为不忘父老,以父号取名,将寝室命名“韦斋”,将书房命名为“晦堂”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“立于青山绿水之中,展现思想源头活水”。朱熹雕像矗立于文公山下,面向开阔的乡村绿野。雕像面朝东南,雕像高71尺,寓意朱子在世71岁;基座1.4米,寓意朱子14岁到五夫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朱熹雕像前的田园保持原生态,成为雕像的自然延伸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古街是五夫镇历史遗迹最为集中的景点之一,全长1000余米。古街上半部街道,主要是乡贤、绅士、学者、官宦世家的宅第,故建有书院、家祠、牌坊杂在其间;下半部街道主要是商家、手工业者,故建筑多有商业店面、手工业作坊、茶馆酒肆等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古街一景——水渠里的锦鲤。当地从玉虹桥下的籍溪引一渠清流,沿古街呈不规则的“之”字形向下街延伸。水渠并不大,宽约0.5米,深浅不一,清澈见底。从各家门前流过,可用于日常淘米或洗菜等生活所需,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防火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兴贤书院位于五夫镇兴贤村,始建年代约在南宋孝宗时期(1127年—1194年)。书院为理学先贤籍溪先生胡宪建造。1181年朱熹在南康军任满归五夫里时,为纪念恩师胡宪,又扩建兴贤书院,亲书门匾“兴贤书院”,并在此讲学传道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刘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(1130年),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,清光绪六年(1880)移建现址。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“两汉帝王胄,三刘文献家”,“八闽上郡先贤地,千古忠良宰相家”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朱子社仓,原名五夫社仓,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(1171年),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。乾道四年(1168年)春夏之交,闽北建阳、崇安、浦城一带因灾情严重,饥民骚动。崇安知县诸葛廷瑞知朱熹之贤,诚邀他会同乡耆刘如愚共商乡里之救灾赈粜善举。朱熹力劝里中豪富,发家中存粟,以平价赈济灾民。同时,先后上书给继任建宁知府的王淮、沈度,请在五夫建仓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“三市街”与“过化处”门坊是兴贤古街上一个划分集市贸易区域与书院教化区域的区界。牌坊一侧的“三市街”,表明过此牌坊,即是茶市、盐市、米市等集市贸易区域。中新网记者 张丽君 摄 【编辑:杨彦宇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诺如病毒流行季来临 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防控

具体而言,2023年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营收总额分别为10093亿元、5136亿元以及3726亿元。同比营收增速方面,中国移动以7.7%居首,其次是中国电信6.7%,中国联通以5%的增速位列第三。

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

2022年度东莞市茶山镇经济发展局部门决算》显示,该局主要承担发展和改革、外事、工业和信息化、科学技术、商务、军民融合、金融等工作。负责拟订辖区内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,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。机构设置和级别等资料暂缺。

新疆口岸货畅人忙贸易旺

“我们坚持在‘在中国,为中国’的发展战略。”陆海清说,洲际酒店集团坚持“本土化+数字化”道路,通过打造本土化品牌体验、数字化创新升级、致力本土人才培养等系列举措,推动地区经济及文化旅游发展,为宾客打造安心舒适入住体验,为行业输送更多尖端本土人才。

成铁二院首创“低碳行为令+绿色矫正”工作模式

以鸿鹄媒体为例,鸿鹄TV搭载摄像头,让AI体感游戏等新交互场景“跃然眼前”。此外,鸿鹄媒体引入星闪联接,使能K歌麦克风、游戏手柄等支持多人畅享的应用,智能家庭娱乐中心让人乐在其中。鸿鹄投影则采用全新的3LCOS影院级架构,带来8K/4K超高清画质、10000:1超高对比度、抗光性高达96%的影院级体验,让影音爱好者把“电影院“轻松搬回家。

15国侨领侨商相聚内蒙古 共谋合作发展

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同志不幸与世长辞,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同志、好兄弟、好朋友。我们谨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向越共中央、越南政府和越南人民,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最诚挚的慰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